中國海員何去何從?馬上正式的武漢海員就沒有了?
2018-06-11 文章來源:原創文章
這是我的老同事最近在微信平臺上聊天時的一段無限傷悲的話:
衣羊船長,我上周和原來遠洋機關熟悉的人聊天,談到現在國資委要求的兩大航企的合并的事宜。我們聊到了海員現狀。
他們講現在50年代、60年代的海員都在辦理退休手續,辦完后一代令全中國人民都非常仰慕的、具有工人階級最高組織紀律和偉大胸懷的遠洋正式的海員就沒有了!
轉而都換成都是基地海員了,也就是說中國的航企從今開始再也不養自己的船隊的海員了。國家航企終于把正規的、具有特殊專業技能的海員這個“包袱”甩掉了!
我中海同學、青遠、廣遠同學溝通了解下來也是這樣!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國遠洋海員隊伍已經沒有國家隊了!都是社會海員,都是個體戶海員,一盤散沙松散的和海員中介機構聯系在一起!悲哀啊……!
什么海員是第二海軍!中國海員已經被社會拋棄了!都是游擊隊了,沒有國家隊的支撐中國海員還有市場、地位嗎?
上海海員醫院世界聞名遐邇也被航企領導一句話一刀砍了,我上次講中國遠洋船隊10幾年后船長、輪機長要用外籍海員決不是虛言!
我們可以看到的!遠洋機關人講,海員是砍光了,但是單證中心發展壯大了,從幾十人發展到現在的幾百人,都是方方面面關系的孩子進來的,近親繁殖的吃遠洋,這公司搞不好滴!海員、船沒有了,你單證中心做個屁單證!
衣羊船長我們都退休了,可以說也親眼看到了把自己看成了照亮人們幸福的蠟燭的中國海員的國家隊的熾熱燃燒、紅遍祖國的南北港口的鼎盛、漸漸走向了沒落,不久行將就木了。難道這就是中國海員的未來?我們無不痛苦地和無奈地給自己的職業、給中國的航海事業、中國海員獻上花圈、祭奠曾經的輝煌!
衣羊船長你也別“糾結”海員、海員了,現在中國海員都是游擊隊、個體戶,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改行!
最近,我也看到了“長航”某船招募了緬甸海員,一石驚起萬丈浪,無疑給正在走向衰弱的中國海員隊伍當頭一擊,宣告了中國海員走向世界市場的徹底失敗。
曾經在一次職代會上,我親耳聆聽了某副總裁也是“擲地有聲”的發言:
目前中國海員的技能、素質和責任都不及菲律賓海員,卻要價甚高,還不想干!那好,你們不愿意干,我們就請外國人干!
當時,作為船長,我真為這位曾經是船上的老軌、我的同屆校友的發言感到無地自容,羞愧難當,感覺我們這代引領年輕一代海員的指導者完全失責!我也不知道是否想到了副總裁教育、培養、培訓海員的失誤在哪里?
盡管對于航企來講經濟效益是國家給予的指標,有責任把國家資產保管好并且增值。但是國家航企還承擔了維持具有一流水平的海員國家隊的責任,這與經濟發展必須同步的。
這不是危言聳聽!中國海員如果沒有國家的扶植,將影響中國海權的失落,將走上清朝末代的航海弱國的不歸之路。何來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推進“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布局。
試問,當我們在南海進行維護國家主權時,為了海礁建設,我們能用外國海員開船裝運石材嗎?我們能用外國海員進行海洋強國、航海強國的建設?
客觀上目前的世界航運進入了低谷期,但是無論如何,海運絕對不是夕陽產業、也不是朝陽職業,但萬萬不可或缺!歷史證明當農耕文化走向航海文化的過程中有曲直,但還是體現了“航海強則國家強,航海弱則國家弱”的總體趨勢。
很多人在網上一直與我爭論,西歐和美國沒有多少海員,還不是經濟強國和海洋霸權者?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海員職業將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中去,典型代表就是菲律賓、緬甸和東歐烏克蘭等國家。而中國經濟已經發展世界老大的地位,海員消失是必然的。
我回答:
的確,西歐發達國家和美國航運公司基本尋找不到本國海員。但是不要忘了,他們的歷史就是航海文化,即便他們少數人還從事航海職業,這些都是他們國家的精英!
即便很多年輕人不愿當海員,但年輕人都喜歡到海上去!你看西歐國家和美國的沿海海面都是白帆點點,年輕人都具有航海知識和技能。
連前美國總統布什一家都駕駛游艇到海上度假。更不要說歷代前總統們腦中根深蒂固就是航海文化,永遠不會消失掉,只要國家一旦有事,馬上操起家伙到海上去捍衛他們的利益。他們還有海洋話語權!
看看英國皇室中,那些王子個個都是海軍服役,穿的都是海軍和海員制服。
而我們的國家,試問哪位高級領導如同西歐發達國家和美國歷任總統一樣駕船出海?
我國農耕文化統治的5000年歷史的國家,歷史上雖然有鼎盛的航海文化與之并存,但最終還是被農耕文化徹底并吞而成為海禁國家,在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下被動打開了國門。
我國的農耕文化就是守住自家“一畝三分田,夫妻老婆熱炕頭。”的安逸生活,年輕人缺乏到海上去的勇氣,當經濟發展到目前的態勢,當年輕人認為到海上去無利可圖時,能夠像西歐國家那樣,仍然能夠駕馭自己的帆船到海上去?
非也,我國航海文化的概念一點都沒有。取而代之的就是在物欲環境的海洋上弄潮,掀起一股小小的浪濤而已。而物欲浪濤,卻吞噬了我們國家的航海夢想。結果將影響我國的建設海洋強國、航海強國和海員強國的建設。最終物欲也在列強的海洋策略上完敗!
由于歷史的農耕文化的影響,我國根本不在乎海員的目前的遭遇,政府對航企“驅逐海員出境”充耳不聞。政府對海員的特殊的職業、特殊的工作環境還課重稅。
一位船長在中國籍大型集裝箱船舶上工作,課稅就達2萬之多。而且在船工作6-8個月,公休期間還只能拿到最低生活工資。承擔了國家財產和生命重擔的責任,收入卻遠比不上公司機關一個處長級的管理者的年薪!
我們的政府主管機關也無形中弱化海員,一直把海員認同與船員的職業。我國有162萬船員,其中有62萬海員的論點是否符合海員健康成長的土壤環境?符合我國海洋強國、航海強國和海員的國情?
航企提出了冠冕堂皇的口號:“關心、關愛船員!”但是,航企的船上人員性質是海員!
還在一些場合安慰“海嫂”,試問沒有海員,哪來“海嫂”。
換一句話說:
“我們關心、關愛船員是正事,我們沒有海員,關我屁事!”
這就是航企目前的不作為!
所以海員的一切待遇和社會地位在主管機關的弱化中被航企鉆了空子,海員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國家政府已經批準了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國家政府是否如同PSC檢查船舶安全一樣,檢查航企和政府主管機關的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呢?
海員受到了不公待遇,海員上船要進行兩次重復體檢、抽兩次血至今還在上演,給海員職業帶來了負面影響,海員成為了國家不同政府部門的犧牲品!
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承載著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代表著這個國家悠久歷史文化的“根”與“魂”。
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就是守護民族和國家過去的輝煌、今天的資源、未來的希望。航海文化也是同樣,為海員正名名正言順!我們拭目以待主管機關為海員正名!
我這位同時悲哀地發出這樣海員末日的慘叫,作為為海員職業奉獻了一輩子的遠洋船長也是我的內心創傷的劇烈疼痛!